陈寅恪

玄武门之变,蓄谋已久还是偶然发生?陈寅恪:有人起到了关键作用

李世民的登基,确实令人费解。很多人知道他靠玄武门之变坐了天下,但人性复杂,有时事实就没道理。唐史里,唐太宗李世民几乎是最受追捧的帝王之一。可玄武门之变,弑兄屠弟,谁干的?偏偏他干了!这事真说不上光彩,全靠后人把他包装成英明神武。难怪有点子尴尬!大家读过正史吗?

李世民 太宗 陈寅恪 元吉 常何 2025-09-26 06:21  6

再说俺们知识分子缺点啥

有人说,知识分子是附着皮的毛。古语说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,这一比喻很是形象,精准而深刻地指出了存在于部分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种现象,即知识分子缺少独立人格,因生存之需不得不选择依附,事事顺从。所谓依附,实际上就是附庸。

冯友兰 邹韬奋 陈寅恪 布尔迪厄 宋之问 2025-09-25 07:16  5

陈寅恪:无冕的学术巨擘,时代的精神脊梁

1890 年,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名门世家,祖籍江西修水 。其祖父陈宝箴,乃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,官至湖南巡抚。在那风雨飘摇的时代,陈宝箴积极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,大力推行新政,试图为国家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,他的改革理念与实践,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

学术 陈寅恪 陈三立 黄萱 钱稻孙 2025-09-23 10:05  5

林贤治:文化遗民陈寅恪

昔时评骘士人,常言“道德文章”。所谓文章,亦可泛指学术,或其他艺文类。在这里,道德是第一位的;还有一层意思是说,道德与文章是一个整体,两者不可能完全分开。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,这样的批评标准也还没有过时;近来传媒,对于知识分子的“人格”不是颇费了些鼓吹吗?问题是

陈寅恪 林贤治 文化遗民 文化遗民陈寅恪 河东君 2025-09-16 10:26  5

师爱的智慧:在文字里打捞照亮人生的光|读书

回忆编校完《师爱的智慧:名家忆老师》最后一页清样时,窗外正落着初秋的雨,淅淅沥沥间竟让人想起书中那些关于“遇见”的片段——或许是讲台前一支粉笔写下的公式,或许是作业本上一句温暖的批注,又或许是迷茫时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。作为本书的编辑,在近一年的编校加工、装帧印

读书 陈寅恪 师爱 赵丽宏 王铁仙 2025-09-12 01:09  4

师爱的智慧:在文字里打捞照亮人生的光 | 读书

回忆编校完《师爱的智慧:名家忆老师》最后一页清样时,窗外正落着初秋的雨,淅淅沥沥间竟让人想起书中那些关于“遇见”的片段——或许是讲台前一支粉笔写下的公式,或许是作业本上一句温暖的批注,又或许是迷茫时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。作为本书的编辑,在近一年的编校加工、装帧印

读书 陈寅恪 师爱 赵丽宏 王铁仙 2025-09-11 21:02  7